
-
地 址:新鄉(xiāng)市牧野區(qū)中原路184號
電 話:0373-3809626
手 機:15837331085(周二休息)
聯(lián)系人:楊老師
Q Q:2560401167
郵 箱:2560401167@qq.com
微信公眾賬號:新鄉(xiāng)市心靈港灣
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,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
被控制下的孩子怎么做都是錯: "不要自己倒水,小心燙手!" "不要碰那個,小心傷到!" "這不需要你操心,你管好學習就行了!" "聽我的,別自己瞎弄!" "我跟你說了你為什么不聽?" "都說了不讓你這樣干!" …… 發(fā)號施令的話也許父母經(jīng)常脫口而出,但你可能不知道,這些話正悄悄地影響著孩子的一生。 如果你認為小時候習慣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,長大后會自己改變,那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:這非常非常難! 比如,即便現(xiàn)在的我已經(jīng)結(jié)婚生子,每次我從超市回來,我媽也必定會問:"買了什么,花了多少錢?"如果我不回答,母親大人便會翻購物袋查小票價格。 查完之后,她會說:"這個那么貴,為什么要買啊?那個沒什么用,真是浪費錢!" 然后我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和審美,重新評估我的人生。并*終得出:"嗯,我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"這樣的想法。 在我媽控制與洗腦之下,她讓我相信:"我這么懶,這么蠢,婆婆又這么不待見我,我一無是處,我照顧不好我自己的孩子!" 在父母控制之下長大的孩子,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孩,也是軟弱無力的,就像從未長大,沒有自信能夠養(yǎng)育好他。照顧孩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又被長輩攬到身上。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后我想帶他離開我的父母,我媽便說,"你現(xiàn)在翅膀硬了,用不著我了,你走了再也別回來!我老了,沒用啦!"可如果繼續(xù)留下,我媽又會說,"自從給你帶孩子,我多辛苦!這么大年紀了,還享不到一天福。" 我怎么做都是錯,常常覺得很痛苦。 如果說我是在我媽的控制之下長大,那么我弟弟就更加可憐了。 媽媽41歲生下弟弟,作為家里的唯一的男丁,弟弟從小,便集萬千寵愛于一身。種種細節(jié)不再描述,且說一下弟弟的現(xiàn)狀。 弟弟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25歲了,每天只做三件事,吃飯、睡覺、打游戲。每天說得*多的一句話是:"媽,我吃什么?" 他完全不工作(也不想)、不出門(除了去網(wǎng)吧),不社交(除了打游戲的隊友)。 他就像是一只被圈養(yǎng)在家的寵物,喪失了一切生存的基本技能。我甚至無法想象,等父母老了動不了甚至離去的那一天,我弟弟的人生會變成什么樣。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,我會很客觀的說一句:弟弟這輩子已經(jīng)毀得差不多了。我曾經(jīng)想,也許只要他活著,就是對父母*大的安慰。 父母大概覺得:我們會一直養(yǎng)你,可是他自己的人生呢? 自從有了孩子,我常常會回頭看自己的成長之路。 像所有的父母一樣,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,免不了地為他牽腸掛肚。擔心他餓了、累了、病了、摔了,擔心沒有自己陪伴在身邊,他是不是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。 有位心理老師說過:"過度擔心自己的孩子,就等于是在詛咒他"。這點并不夸張。 我的弟弟,被嬌生慣養(yǎng),25歲不找工作、啃老、宅家,因為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已經(jīng)被家人包辦好了。 他們就像溫水里煮著的青蛙,漸漸喪失了生命機能,漸漸的被這樣的生活消磨盡生命,*后慢慢的死去。 控制欲強的媽媽,大多來自沒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。 她們年幼時或缺衣少食或經(jīng)歷骨肉分離、生活動蕩。長大后她們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掌控,讓自己的世界不再崩塌。 她們想把自己沒得到的,通通都給孩子,對孩子的控制是因為她們自己強烈的沒有安全感。所以寧愿孩子天天在家打游戲,荒廢終生,也不愿意他們?nèi)ネ饷娴氖澜缃?jīng)歷風雨。 但媽媽畢竟不能代替孩子活一生。孩子,也有自己的生命和獨立的意志,他們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 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可高。 若為自由顧,兩者皆可拋。 前人用生命和鮮血告訴我:自由不僅僅是信仰,更是人性的需要。如果一個孩子,連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沒有,他的一生,也只能悲慘收場。 我對孩子也有控制欲。他不收玩具,我會生氣。他不按時睡覺,我會生氣。他不聽話,我也會生氣。 但我寧愿他跟我爭辯,給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的解釋,也不要他盲目順從。 因為我知道,我不能控制他,保護他一輩子。所以一開始就不能千依百順地寵著他。因為我知道,如果我現(xiàn)在將他保護的面面俱到,將來他在社會上,就會頭破血流。 所有他需要自己歷練和經(jīng)歷的,他就得自己磨練才能夠收到寶貴經(jīng)驗,一樣都不能少。 有一位心理學大咖曾經(jīng)說過:“要讓一個孩子忠于家庭,*好的方式就是把他搞成精神分裂?!?/span> 在我們的心理咨詢工作中,也的確有接觸過這樣的個案,當一個孩子整天活在父母的擔心下,為了緩解父母的焦慮,他只能選擇吃精神類藥物度日,藥是他在吃的,治的卻是自己父母的過度擔心與焦慮,并以此表達對家庭的愛與忠誠。 *后,控制的反面是自由與尊重,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中都能獲得應有的自由和尊重。 新鄉(xiāng)市心靈港心理咨詢中心歡迎您!電話:158373310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