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
地 址:新鄉(xiāng)市牧野區(qū)中原路184號
電 話:0373-3809626
手 機:15837331085(周二休息)
聯(lián)系人:楊老師
Q Q:2560401167
郵 箱:2560401167@qq.com
微信公眾賬號:新鄉(xiāng)市心靈港灣
你以為的愛,其實是恐懼……
愛沒有期待; 恐懼則充滿期待。 愛是建立在尊重上的; 恐懼什么也不尊重。 愛是完全負責(zé)的; 恐懼則會回避責(zé)任。 愛是無條件的; 恐懼是充滿條件的。 愛誰也不去可憐,但真切的蘊含慈悲; 恐懼則充斥著憐憫,它可憐每一個人。 如果你有一間“魔術(shù)廚房” 想象你的家里有一間魔術(shù)廚房,在那間魔術(shù)廚房里,你想要什么食物,就能擁有。 無論來自世界何處,無論多少數(shù)量。 你從不擔(dān)心吃什么,不論你想要什么食物,都會出現(xiàn)在餐桌上。 你十分慷慨,誰來到你家,你都將食物無條件地送給他人,你供應(yīng)食物只是為了分享食物所帶來的愉悅,并不希望對方回饋你什么。 所以,你的屋子里總是人潮滿滿,大家都來吃魔術(shù)廚房的食物。 然而,有一天,有人敲了你家的門,帶來了一片披薩。 你打開門以后,這人看著你說:“喂,你有沒有看見這片披薩? 如果你讓我掌控你的人生,我要你做什么,你就完全照辦,我就把這片披薩給你。 你絕不會挨餓,因為我會每天帶來披薩。 你只要對我好就行了?!?/span> 你能想象自己的反應(yīng)嗎? 在你的廚房里,你可以吃到同樣的披薩,甚至更好。 然而這人來到你面前,提供你食物,只要他要你做什么,你就完全照辦。 你會笑著說:“不,謝謝你! 我不需要你的食物; 我有許多食物。 你可以進到我的屋子里,想吃什么,就吃什么,而你什么也不必做。 我不會照著你的吩咐去做,沒有人能用食物操縱我?!?/span> 現(xiàn)在想象完全相反的情況—— 好幾個星期過去了,你一直沒有進食。 你餓壞了,而且口袋里沒錢買食物。 這人帶著披薩來到你面前。 說:“喂,這里有食物。只要我讓你做什么,你就照辦,就可以得到這份食物?!?/span> 你聞到那食物的味道,更餓了。 于是你決定接受那食物,那人要你做什么,全都照辦。 你吃了些食物,然后對方說:“如果你還要,可以多吃些,不過一定要繼續(xù)完成我讓你做的事。 你今天有的吃,但明天可能沒的吃,因此為了吃,你同意要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 你變成食物的奴隸,因為你沒有食物。 然后,過了一段時間,你心生懷疑道:“如果沒有披薩的話,我該怎么辦? 沒有披薩,我就活不成了。 如果我的伴侶決定把披薩——我的披薩——給別人,我該怎么辦?“ 現(xiàn)在,想想我們談的不是食物,而是愛。 如果你心中有豐盛的愛,你的愛豐盛到不需要任何人的愛,你無條件地分享你的愛,你的愛沒有條件。 你是愛的富翁。 這時有人敲敲你家的門說:“喂,我這里有愛給你。你可以擁有我的愛。只要我要你做什么,你完全照辦?!?/span> 當(dāng)你充滿愛時,你會有什么反應(yīng)? 你會笑著說:“謝謝,我不需要你的愛。我心里有同樣的愛,甚至更大、更好,而且我無條件地分享我的愛?!?/span> 但如果你渴望得到愛,會發(fā)生什么事? 如果你心里沒有那份愛,而有人前來對你說:“你想要一些愛嗎?如果照我的吩咐做,就可以擁有我的愛。“ 如果你渴望得到愛,而且嘗到了那份愛的滋味,你會為了那份愛而竭盡所能。你甚至?xí)兊眯杷鳠o度,只為了得到些許的關(guān)注,便把自己的整個靈魂給了出去。 你的心就像那間魔術(shù)廚房,如果敞開你的心,你擁有全部的愛,無需游遍世界乞求愛。 但, 你知道你的心里有一間魔術(shù)廚房嗎? 多數(shù)人一輩子都活在恐懼里 人們說著彼此的閑話,與朋友聊八卦,在酒吧散播流言蜚語。他們又是批判又是受害,積累著情緒毒素,并將毒素傳遞給子女。 “看看你老爸,他對我做了什么?!?/span> “別像你老爸那樣?!?/span> “所有男人都是這個樣。” “所有女人都是那個樣?!?/span> 我們就是這樣對待自己的摯愛,這樣對待自己的兒女、朋友與伴侶。 因為覺得必須而保持著關(guān)系。 可以說,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(guān)系是建立在百分之九十五的恐懼和百分之五的愛以上。 當(dāng)然,這會因人而異,但即使恐懼占百分之六十而愛占百分之四十,這關(guān)系還是建立在恐懼上。 是的,你以為的愛,其實是恐懼。 看清愛和恐懼的區(qū)別 愛沒有義務(wù); 恐懼則充斥著義務(wù)。 在恐懼的軌道里,無論做什么,都是因為我們必須,而且期待他人有所表現(xiàn),因為他們必須這么做。 我們有那份義務(wù),然而一旦必須,人便會心生抗拒。 抗拒越大,受的苦就越大,我們遲早會設(shè)法逃避義務(wù)。 然而,愛沒有抗拒,無論做什么,都是因為想要這么做。 它成為一種歡愉; 它像是一場游戲,而我們開心地玩。 愛沒有期待; 恐懼則充滿期待。 有了恐懼,我們做事是因為預(yù)期自己必須做,而且期待他人會做同樣的事。 因此,恐懼會傷人,而愛不會傷人。 我們?nèi)羰菍δ呈掠兴诖虑閰s未發(fā)生,我們便會覺得受傷——這不公平,于是會責(zé)怪他人沒有滿足我們的期望。 當(dāng)我們?nèi)蹠r,我們沒有期待; 有所行動是因為我們想要,他人是否采取行動,是因為對方想要或不想要,而且無論是誰都一樣。 當(dāng)一個人沒有期待時,如果什么也沒發(fā)生,那無關(guān)緊要。 我們不會覺得受傷,因為發(fā)生什么事都行。 因此,當(dāng)我們在愛里,幾乎沒有東西傷得了我們; 我們不期待自己的情人有所行動,而我們也沒有義務(wù)。 愛是建立在尊重上的;恐懼什么也不尊重,包括它自己。 如果我可憐你,這意味著我不尊重你。 當(dāng)我認定了你無法做出自己的選擇,而我必須為你做選擇時,在這一點上,我并沒尊重你。 假使我沒尊重你,就會試圖操控你。 當(dāng)我們告訴兒女該如何生活時,多半是因為不尊重孩子。 我們可憐孩子,而且設(shè)法替他們完成他們應(yīng)該自己做的事。 當(dāng)我不尊重自己時,就會自愛自憐,覺得自己不過好,無法在世上有所成就。 你怎么知道自己什么時候不尊重自己呢? 當(dāng)你說:“我好可憐,我不夠強,我不夠聰明,我不夠美,我無法有所成就?!?/span> 自愛自憐來自于不尊重。 愛是硬心腸的,它誰也不去可憐,但真切的蘊含慈悲; 恐懼則充斥著憐憫,它可憐每一個人。 當(dāng)你不尊重我時,當(dāng)你認為我不夠強、無法有所成就時,你會可憐我。 然而,愛懂得尊重。 我愛你,我知道你會有所成就。 我知道你夠強、夠聰明、夠好,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。我不必為你選擇。你可以自己來 如果你跌倒了,我可以伸出手,幫你站起來,我會說:“你辦得到,來吧。”這是慈悲,跟可憐完全不一樣。 慈悲源自于尊重、源自于愛; 可憐源自于缺乏尊重、源自于恐懼。 愛是完全負責(zé)的; 恐懼則會回避責(zé)任,但并不表示它不負責(zé)。 試圖回避責(zé)任是人做出的*大錯誤之一,因為每一個行為都有一個后果。 人所想的、所做的,都會帶來一個后果。 如果做出選擇,我們會得到一個結(jié)果或反應(yīng)。 如果不做選擇,也會得到一個結(jié)果或反應(yīng)。 我們會經(jīng)驗到自己行為的后果,不是這樣,就是那樣。 據(jù)此,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完全負起責(zé)任,即使當(dāng)事人并不想要負責(zé)。 其他人可能試圖為你的錯誤償付,但你終將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,而且這時,你付出的可是雙倍。 當(dāng)他人試圖為你負起責(zé)任時,只會創(chuàng)造出更大的戲碼。 愛總是仁慈的; 恐懼總是不仁的。 因為恐懼,我們充斥著義務(wù)、期待、不尊重、回避責(zé)任,自憐憐人。 當(dāng)一個人承受著那么多恐懼,怎么可能感覺良好呢? 我們感到被一切所傷,覺得生氣、悲傷、嫉妒或遭到背叛。 憤怒不過是戴了面具的恐懼。 悲傷是戴了面具的恐懼。 嫉妒是戴了面具的恐懼。 懷著種種來自恐懼別制造出苦難的情緒,一個人只能假裝仁慈,其實并不仁慈,因為感覺不好、不快樂。 在愛的軌道里,你沒有義務(wù),不會自哀自怨或是可憐你的伴侶; 你一切順遂,因此,總是面帶笑容。你自我感覺良好,因為快樂,所以仁慈。 愛總是仁慈的,而且那份仁慈會使你慷慨并打開每一扇門。 愛是慷慨的。 恐懼是自私的,它只關(guān)心自己。 自私關(guān)閉了所有的門。 愛是無條件的; 恐懼是充滿條件的。 在恐懼的軌道里,我愛你,如果你讓我控制你; 如果你對我好; 如果你符合我為你塑造的形象。 我會營造一個你應(yīng)該如何的模樣,而且因為你不是那個形象,也絕對不會是那個形象,所以我批判你,判定你有罪。 許多時候,我甚至?xí)婺汶y為情,因為你不是我想要的模樣。 如果你不符合我所營造的形象,你就害我尷尬,就激怒了我,我對你完全沒耐心。我是在假裝仁慈。 在愛的軌道里,沒有如果,沒有條件。 我愛你,毫無原因,沒有理由。 我愛你本然的樣子,你可以自由呈現(xiàn)你的樣子。 如果要改變,那是因為我們想要改變,因為不想再受苦了。 在恐懼的軌道里,我們有許多的條件、期待和義務(wù),于是制造出許多規(guī)則,以保護自己免于情緒痛苦,然而真相是:不應(yīng)該有任何規(guī)則。 這些規(guī)則會影響你我之間溝通管道的品質(zhì),因為人一旦害怕,便會撒謊。 如果你期待我必須是某個樣子,那我會感覺有義務(wù)要成為那個樣子。 但真相是,我并不是你想要的樣子。 當(dāng)我如實地呈現(xiàn)我此刻的面貌,你已經(jīng)受傷了、氣瘋了。 然后我對你撒謊,因為我害怕你的批判,我害怕你會責(zé)怪我、判定我有罪、懲罰我。 何況每次你一想起,便會為了同樣的錯誤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懲罰我。 在愛的軌道里,有公道。 如果犯了錯,你只為那個錯誤付出一次代價,如果真正愛自己,你會從那個錯誤中學(xué)習(xí)。 在恐懼的軌道里,沒有公道。 你會讓自己為同一錯誤付出一千次代價,讓你的伴侶或朋友為同一錯誤付出一千次代價。 這會制造出一種不平感,打開許多的情緒創(chuàng)傷。 這時,你當(dāng)然是把自己設(shè)定成注定失敗。 現(xiàn)在 就找回你的愛! 現(xiàn)在,你已經(jīng)知道什么是愛、什么是恐懼,如果要找回你的愛的魔法廚房,關(guān)鍵完全在你。 **步是覺知。 了解每一個人都在做著自己的夢。 一旦知道這點,你就會對你的這一半關(guān)系,也就是你自己,負起責(zé)任。 如果知道自己只對關(guān)系的其中一半負責(zé),你會輕而易舉地掌控你的這一半。 是否掌控另外一半,不是由我們決定的。 如果我們尊重,就會知道伴侶、朋友、兒子或母親,需要對他或她自己的另一半完全負責(zé)。 如果我們尊重另外一半,那份關(guān)系總會是平安的,沒有戰(zhàn)爭。 接下來,你就會覺知到自己如何對他人溝通。 你的溝通品質(zhì)取決于每一刻所做的選擇。 不論你把自己的情緒體調(diào)整成愛或恐懼。 如果你在恐懼的軌道里逮到自己,只要擁有那份覺知,便能將自己的注意力轉(zhuǎn)換到愛的軌道里。 單是看到自己所處的位置,改變自己的注意力,你周遭的一切便將隨之改變。 *終,如果你覺知到,沒有人能使你快樂,快樂是源自你的愛帶來的結(jié)果,這就是愛的法門。 在愛的軌道里,你的付出會多于索取。 因為,你很愛自己,不準自私的人利用你。 當(dāng)你能夠?qū)e人坦率地講出下面的這些話,要知道,這不是自私,而是自愛。 “我不喜歡你試圖利用我、不尊重我、待我刻薄。我不需要有人在言語上、情感上、身體上虐待我、” “我不需要聽到你無時無刻不在詛咒?!?/span> “并不是我比你好,而是因為我愛美、愛歡笑、愛好玩、我喜歡去愛。” “這并不意味著我不愛你,但我無法為你的夢負責(zé)。” 自私、操控和恐懼會毀掉幾乎任何的關(guān)系; 而慷慨、自由、愛將會創(chuàng)造*美麗的關(guān)系。 我們可以談?wù)搻?,撰寫一千本關(guān)于愛的著作,但是對每一個人而言,愛將是全然不同的,因為每一個人都必須去經(jīng)驗愛。 愛與觀念無關(guān),愛關(guān)乎行動。 行動中的愛只會產(chǎn)生快樂,行動中的恐懼只會制造苦難。 若要成為愛,唯一的方法是去實踐愛。 你不需要證明你的愛,不需要解釋你的愛,只需要實踐你的愛。
--END--